▲ 2021年5月29日,在我院举行的北京名医“师带徒”拜师仪式,第一排左一为魏玮教授,第二排左一为严子兴副主任医师。 跟诊学习收获多 跟师笔记 解读半夏泻心汤加减运用“四法” 半夏泻心汤为《伤寒论》经典方剂,老师讲解到此方对临床常见的中医病机变化--郁、滞、瘀、虚、劳进行个体化加减用药,往往能明显减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症状。 半夏泻心汤证四种情况 其一偏于湿热,以苔黄、口苦、嘈杂、春酸为主要临床特征,治用原方原量即可;其二偏于寒湿,以苔白、怕凉、腹痛、下利为主要临床特征,此型较为少见,治用需酌减方中黄芩、黄连用量,或黄芩、黄连只用一味,或加重干姜用量;其三寒热错杂(胃热脾寒),既有苔黄白相间、口苦、吞酸的胃热证,又有腹痛、下利、畏寒的寒证,需灵活加减运用方中的寒热之药;其四既无热象,又无寒象,更无寒热错杂之象,属非寒非热,但以胃脘痞硬为主,仍当治以原方。 老师结合多年临床研究和实践,分享他运用“四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经验。 ▶ 辛开苦降,寒热并用法 脾胃升降相因,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老师云,CAG 病位在脾胃,中焦脾胃升降失司是其主病机,清气不升,浊阴不降,脾胃升降失司,寒热错杂,虚实并见。 ▶ 活血行气,抗癌解毒法 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是常见脾胃病机,有许多老年患者胃病几十年,老师认为此种情况多兼有气滞、气虚、血瘀,脉象多弦,舌质多紫暗,甚者有瘀点、瘀斑等,故治疗上予活血行气,气行则血行。 ▶ 顾护胃气,升阳运脾 老师指导,酌病证加入升麻、葛根以升阳,使气机流畅,恢复转枢,脾之清阳得补而升,则脾运自健;也可用枳实、枳壳、厚朴调节胃气,炒麦芽、炒谷芽、炒山楂消食和胃,健脾益胃;胃阴虚者可加用玉竹、沙参、麦冬等顾护胃阴;脾胃阳虚者可加用肉豆蔻、炮姜、炮附子等养脾胃之阳。 典型病例 【老师解析】方中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加入了砂仁、白花舌舌草、半枝莲、丹参、龙胆草、皂角刺、蚕砂、郁金。砂仁化湿开胃;白花舌舌草、半枝莲、皂角刺活血清热去火;丹参凉血清热;龙胆草请肝泻火;蚕砂和胃化浊;郁金疏肝和胃。 特殊中药运用 鱼枕骨--利小便以治湿 脾喜燥恶湿,由于内湿、外湿皆易困遏脾气,致使脾气不升,影响正常功能的发挥,朱丹溪《平治荟萃》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故以鱼枕骨加强利小便,有助于湿气排出。 白屈菜--行气止痛
从古至今,医生都把“大医精诚”奉为圭臬,通过拜师学习,我将不断朝着“精”的水准继续努力。在魏玮老师的身上,我还学到了“诚”,时刻“以病人为中心”,从容易忽略的小事做起,坚持把诊疗服务做得更细致、更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