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这样养护,冬病夏治之妇科穴位敷贴来啦!
来源:妇产科供稿 | 发布:2021-06-28 | 浏览:2895
《本草纲目》云“女子阴类也”。女性素体属阴,本属多阴多血之躯,惟阳气常显不足,加之现而今的大多女性要兼顾家庭和事业,难免与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伍,如熬夜、贪凉、喜食生冷食物等,更损伤阳气和气血,衍生各种症状。
各位女神,爱自己从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开始,冬病夏治的好时机不要错过!

冬病夏治源于《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养生法则,是中医学“天人合一”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里、阴病症;“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采取在特定穴位药物敷贴、刮痧、拔罐、药物内服等方式治疗,顺应自然,借用温热之气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脉,增强机体之正气,使体内沉积之寒气驱除,宿疾得以恢复。妇科疾病中与受寒或者体质虚寒有关的疾病,属“冬病”范畴,运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治疗妇科“冬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 痛经: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或腰骶部冷痛,得热则舒,严重者腹痛剧烈,大汗淋漓,甚至昏厥,经血量少或正常,色黯有块。
▶ 慢性盆腔炎:腰酸、小腹坠痛、胀痛或隐痛,性交、劳累后加剧,暖一暖或休息后可缓解,可伴有月经失调以及白带增多。▶ 经行泄泻:每当行经前后或经期,大便溏薄,甚或清稀如水,日解数次者。▶ 不孕症:婚久不孕,月经迟发,或月经后推,或月经稀少,或停闭不行,经色淡暗,性欲冷淡,下腹清冷,带下量多,清稀如水;或子宫发育不良,头晕耳鸣,腰酸膝软,夜尿多,眼眶黯,面部黯斑,或环唇黯。▶ 产后身痛:产褥期内肢体或关节酸痛、麻木、重着。
伏前预热:2021年7月01日—7月10日
初伏祛寒:2021年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清养:2021年7月21日—7月30日
伏中化瘀:2021年7月31日—8月09日
末伏固本:2021年8月10日—8月19日
伏后加强:2021年8月20日—8月29日
【施灸地点及时间】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州中医院门诊楼三层妇科中医治疗室,周一至周五上午10:30-11:30、下午16:00-17:00。
【预约方式】0591-87678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