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 北京名医“师带徒”,感念师恩系列谈(三)
来源:医务处 陈妍杰供稿。 | 发布:2021-06-18 | 浏览:2886
2017年至今,在福建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引进人才服务中心,福州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卫健委等上级部门及领导的关心帮助下,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州中医院有幸与京沪国家级名医结缘,医院数十位中青年技术骨干以拜师方式与名医结为对子,形成纽带和平台,通过跟诊学习、业务指导、专题讨教、远程会诊、情感交流等,“徒弟”们诊疗水平明显提升,铸就了浓浓的师徒情谊,也留下一段段动人的师徒佳话…
“3年前的6月,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关爱下,我院迎来一批北京、上海名医来院精准医疗帮扶,而我很幸运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占成教授为师,老师的仁医仁术给我今后的行医道路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我院医务处副主任陈妍杰打开话匣子,与我们分享她跟老师学习的点滴,感念师恩。

▲ 2018年6月在我院举行的北京名医“师带徒”拜师仪式,第一排右二为高占成教授,第二排右二为陈妍杰副主任。
“依然清晰记得,老师的和蔼可亲让我很快消除了在拜师之初的忐忑不安。虽然老师从事现代医学临床及教研工作,而我是从事传统医学工作,但临床思维是互通的,老师指导我如何将中西医结合融会贯通,让我受益匪浅。”

那次高占成教授来榕健康宣教及义诊的时间很短,但在师徒交流和跟随健康宣教、义诊的过程中,陈妍杰副主任确立了学习的信心和方向。“临行前,老师将主编的医学专著《呼吸系统疑难病例诊疗辨析》赠予我,叮嘱我可以随时向他请教,有机会就到他身边跟师学习。在那之后,老师每来福州讲学都不忘将我带在身边学习,即便是老师远程指导的意见和建议也是我业务水平提升的助推剂。”
在北京求学期间,我看到老师在繁重的临床科研工作同时,推行“教学相长”,对学生倾囊相授。因白日里工作没时间,老师就安排每周五上班前(6:30-8:00)带领大家学习医学文献,并对临床精选疑难病例进行分析。我学习到了少见肺部感染性疾病--肺放线菌病的相关诊疗知识,也对肺淋巴管疾病、肺泡蛋白沉积症、肺泡微石症、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等疑难病症有了深入了解,大大激发了我对临床探索的兴趣,建立了呼吸系统疑难疾病诊疗思维,对我提升临床综合能力助益良多。

在专科查房中,老师会在患者床旁开展临床教学,向我们讲解如何收集到患者有用的疾病信息、查体细节、影像解读、病例解析全面而透彻,这些都是老师弥足珍贵的临床经验。老师从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基础、诊断治疗讲到疾病预后,从治疗现状讲到国内外进展,每一次都受益匪浅,极大地拓宽了思路。

那段时间,老师正在编译一本呼吸病学专著,他给我机会参与到其中。原版书籍几千页的内容,看着编译电子稿中细致入微的修订,可以感受到老师对学术的严谨认真。虽说我仅仅只是参与了索引整理,但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在老师的照拂下我有了提前阅览学习的机会。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大道殊途同归,而天道酬勤。坚持中西医结合,使得西医有实力、中医有特色。跟随高占成教授研学,不断提升自己业务能力,望不负老师的培养,将所学带到临床工作中,为家乡的百姓解除病痛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