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伤残者,冀有所望
日月逾迈,这“曲终”前的自选“雅奏”,我毫不迟疑地投斧于康复科。原因无它,只缘奔着全院中医底蕴最精纯的科室而来。
厕入诊间,病患爆棚。老师们则是形如陀螺,逐一穿梭于诊疗床间,游刃于妙手乾坤里,少得休憩片刻。如此之工作强度,却不闻一丝丝言厉止糙、喝掇惊诧。交织于眼前的,悉如一幅“辟筑一方和谐,心系一方病患”的写实画面。
在康复科,和谐的氛围,氤氲透骨。有推揉妙手的主任,有技超四海的针灸老师。竟日里,眼瞅着患者厌厌萎萎而来,却是满面生春以去。医德双馨,尽显于方寸之间。在群芳菁英之中,伟雄老师的针法与用药更是独特,经常于患者身处显见神效。工作冗忙的伟雄老师总会趁随施针之际,来个临症教学。老师常说,要学就得多问,只看不问,哪能学得精随?此外,老师对于侍侧学习的基本要求:非取针一万,不得侧身习之。乍听之下,委实令人难解、难悟。不过,有道是“待得瓜熟蒂自落,耕耘暂莫问收获。”俟过历三、四患者,取针数十而后,即渐次悟得其义。并尝巧般地于落手取针之时,寂然凝虑老师取穴、针法的用意,以及施针的思路与方向。
再次转进康复科不过短短十数天,却益发厚实了我对此科本务的体认。更祝愿来科求诊之病、伤、残者,无不冀有所望——重行恢复原来的生活样貌。
--福建中医药大学五年制中医专业 蔡秀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