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小兵2018实习生心得16】抗生素的小药大用
来源: | 发布:2018-04-23 | 浏览:4189
每一段经历都是一种磨练的过程,每个梦想都有属于它的前期准备。我想实习就是我们医学生在触摸自己未来的尝试,对自己将来职业的亲身体验,对医院环境的熟悉了解,对之前储备的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实践,这是一个无比重要的过程。有了经历就会有收获,短暂的实习时光让我多少明白,作为医学生所应具备的条件和专业知识储备。
近日轮转到呼吸内科,对于呼吸内科最常见感染性疾病,此时便涉及到抗生素的使用问题。在过去很长的历史中,人类在对于某些疾病的病因都是不知所然,因此在治疗这些疾病方面便显得束手无策。随着医学科技研究的发展,人类对疾病缘由不断地探索,对疾病的病因有了新的认识。随着显微镜科技和医学的进步让科学家发明了抗生素,自此人类便有了与有害病原体抗争的有力的武器。但是对于抗生素的使用始终是有争议的,大家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抗生素对医学界的重大贡献。因而对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变得尤为重要。
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使用抗生素确保药物有效。我想首要便是掌握抗生素的相关抗菌谱,再根据不同致病菌的敏感度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最后根据感染疾患的规律及其严重程度选择抗生素。目前临床上存在一些普遍、大量、长时间、不规范地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明原因就用抗生素,从而导致药物资源的大量浪费。抗生素滥用不仅造成医疗费用的增加,同时还会引发大量的耐药菌产生。这种情况让很多人谈抗生素色变。但是我在呼吸科却看到了抗生素的不同使用,让我印象深刻,其中以大环内脂类药物为例。
以往传统的认知中抗生素可能就只是抗感染,但现大量研究显示用小剂量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对于支气管扩张的作用不仅有抗菌作用,同时还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改善肺功能、调节肠道功能等非抗菌作用。查阅资料后显示:大环内酯类的非抗菌作用主要是因大环内酯类药物抗菌谱广, 具有血和组织中浓度高、蛋白结合率高等特点, 临床上可广泛应用于泌尿道、呼吸道和软组织等感染性疾病。而在发挥抗氧化、改善肺部功能、免疫调节活性、调节肠道功能等非抗菌作用机制:①阻碍气道内黏液的分泌②对炎症细胞、炎症介质以及细胞因子的干扰作用。③对信号通路的影响。临床上有长期使用小剂量罗红霉素对支扩患者急性发作有显著的效果。某些支扩患者因抵抗力下降易反复出现肺部感染的情况,从而使肺功能进行性的下降,临床同样予大环内脂类药物,如阿奇霉素减缓肺功能的恶化。对于某些支扩伴感染的患者,胃肠道功能差,用罗红霉素肠溶片在抗感染的同时还有调节肠道功能的作用,真正是用小小一粒药,发挥临床的大作用。
另外在应用抗生素药物的同时应关注其不良反应,如大环内酯类有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皮肤性过敏反应、耳毒性、心脏毒性、关节肿痛、关节炎等不良反应。故一些肝肾功能差的患者在应用时应当谨慎,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等。
抗生素的应用,自出现到现在都是一个饱受争议的热点,对于一个临床工作者,我们的出发点和目标都是为患者,因而要在应用之前合理权衡利弊,充分分析疾病的本质,不盲目排斥抗生素,也不过分依赖,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尽量做到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严格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与疗效的关系。明确病因之前不急于用,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疗效不显著,甚至对于某些病毒感染的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是无害无益的。因此除了能确定病因属于细菌感染者外,一般不先采用抗生素。尽量真正将抗生素用在刀口上。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七年制中医学 余凤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