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小兵2018实习生心得11】糖尿病之我“见”
来源: | 发布:2018-03-19 | 浏览:3765
忙碌的时光总是悄然而逝,转眼间在医院实习已经过去大半年。我们经历从夏天到冬天,从外科到内科,从开始空白一片到如今渐渐熟悉一切基本程序,看着一批批病人出院入院,听着别人叫我医生,才突然有了我即将成为一名医生的真实感。真正到临床接触患者,可以看到有些病人活脱就是从书中跳出来般典型的症状,也有些患者奇特让人摸不着的症状表现,这时刻提醒着我们理论结合临床实践的重要性,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诊疗计划,灵活应对,切勿纸上谈兵。
最近轮转到内分泌科,这个科室,最常见的病种便是糖尿病了。单是这个病种的知识就足够我们消化一段时间了。糖尿病的分型诊断,降糖药物的选择,以及预见糖尿病的可能并发症和治疗,这都是需要我们慢慢咀嚼的知识。初来乍到便需要学习血糖仪测血糖、看化验单尤其是一些与血糖息息相关的指标,带教悉心解释基本发病机制、了解常用的降糖药和药物的作用机理,这让我浅薄的西医知识受到了冲击,也让我受益匪浅。
随着当今社会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吃多动少的生活方式成为常态,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也越发年轻化。大部分人在发现血糖升高了未予重视及时就医诊治,或未遵医嘱控制血糖,导致最后出现并发症,而付出重大的代价。其中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病人,中年男性患者,是以“口干多饮多尿2年,咳嗽、胸痛1月余”为主诉入院,患者两年前被诊为糖尿病,口干多饮多尿消瘦症状典型,最高血糖达20mmol/L,然而患者却不予重视,不仅为遵医嘱规矩服药,平素生活饮食等均未严加控制,抽烟喝酒一样不少,有时啤酒一天多达十几瓶,也不定期监测血糖。1月余前因受凉感冒后出现咳嗽咳痰,一开始又未予重视,后咳嗽咳痰一直未好转,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才就诊呼吸内科,予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效果不佳,血糖检测最高达25mmo/L,故转科到内分泌,完善相关检查后发现因为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肺部感染后难以痊愈,已经发展到脓胸了,最后在B超引导下行胸腔穿刺引流排脓,置放了两根引流管,脓液排除后当日患者咳嗽和胸痛症状便缓解大半,后积极控制血糖配合抗生素抗感染,患者才日渐好转。当时主任查房对患者说:“糖尿病患者不认真对待糖尿病,但是糖尿病每天都在认真对待你。”患者终于也从这次苦头中认识到约束自己,积极配合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后来血糖控制住了,病情便日渐明朗起来。由于当时全程陪护,见证了整个过程,让我印象深刻。
所以由此可见,患者的依从性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从饮食、运动到监测血糖、规律服药打胰岛素,都需要患者每天每餐每时每刻都有的意识,但做不到的患者占大多数。因而,在被俗称“五架马车”的糖尿病治疗方案上,糖尿病健康宣传教育放在了首位,只有从思想意识上改变患者对糖尿病这个疾病的认识和重视,才能取得他们的配合,从生活饮食结构上改变,遵医嘱规律服药和检测血糖,再加上医生专业的诊疗计划,才能有望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的状态。
作为医生,与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是必要的,不论是能从让患者充分认识疾病的性质,对治疗有信心,更重要的是能增加患者的依从性,积极配合相关的诊疗计划。这种模式不也是特鲁多医生所说的: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七年制中医学 余凤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