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范围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杏林小兵 > 杏林小兵 > 详情
分享到:
 
【杏林小兵2017实习生心得09】慎而行之,自始自终
来源: | 发布:2017-11-30 | 浏览:3801

“实习”,本以为可以准备好再迎接它,然而它如阳光撒在每一天的点滴里,在亲切的科教科老师关怀的引导下开启。实习的第一个科室是“肿瘤科”,一个在我心底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每次辗转不寐都在思考未来的我——肿瘤/神志。

“平平姐”是我实习的第一引导人,从进科室为病人做艾灸的第一秒嗅到了“泪”如雨下忙碌的气息。“王主任”是我实习的第一崇拜人,从口中的每一句经典话我都铭记在心:“肿瘤君很蠢,长到最后与宿主同归于尽。”;对我的教导很触动,30床的病人在一天闷热的雨天里,胸闷突起,呼吸困难,病人家属对我说能不能开点精神类药物,我便去找主任说明情况,主任当着他正在新收的病人前,严肃训我:“你是什么医生,不知道情况开什么药,赶快给她做个心电图、吸氧、测血压”。从此之后,对于突发病变,我总是记得生命体征的监测尤为重要。在主任这里看到很多的手术:3个经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4个经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西医手段的丰富。“肖老师”是我的第一带教老师,对我的印象是严谨幽默,他的技能操作很流畅,难缠的30床病人,在他的耐心治疗下,由衷的感激;同时无论在“换药”还是“腹腔穿刺”,他对我的引导,从无菌到体会病人的痛苦,是一位临床好老师好榜样;总是在不经意的晚点下班,总是悄悄的送上一份温馨的饭;非常关心实习生的生活和学习——“你的下一个科室是哪呢”、“影像科呀,去学如何操作CT,非常好用”;他有自己的血压计、有丰富的书籍和临床学习手册,在这里学习了很多,经常参加培训、讲座捧着一本他的书,倘佯在知识的海洋,愈发渺小愈发努力。“小林”是我第一堪称好友的医生,每天默默在拥挤的办公室看他写病例、病程,跟在他后面查房,准备手术材料,尽管我是实习生,他都很亲切的相互帮助,告诉我很多很多的东西。“陈亮”医生在我离开肿瘤的周末,对我说了很多中医西医看法的医生,希望我能体会并坚定中医路。“林患者”是我第一个问诊的病人,在参差不齐的语言交流中,发誓一定要学好福州话。“高患者”是我接触最多的患者,28岁的青春年华,与肿瘤抗战坚定不移,心态很好,在她转院的前一天,我通过推拿中午、晚上让她的疼痛得到缓解,自此感慨中医的妙哉妙哉。“肿瘤科”是我的第一个家,我离开它太快,来不及把我从它这里学到的东西回报给它。

从第一周看着老师们忙碌自己自学到第二周真正的自己忙碌病人采集病例和学开医嘱、处理病人生命体征不稳定情况、手术前准备等,对医生这个职业深有感慨而愈加坚定。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5+3”一体化 陈颖萍

 


【打印】 【关闭】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东路102号 | 邮编:350001
电话: (总值班:0591-87678569 医务处:0591-87678576) | Email:fjsfzszyy@126.com
版权所有:福州市中医院 ©2025 | 闽ICP备08011358号-1 网站建设:海西天成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