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范围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媒体报道 > 详情
分享到:
 
清明时节 养生重在“清”
来源: | 发布:2024-04-04 | 浏览:1561

       4日是清明。在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明既是节日又是节气,既饱含缅怀故去亲人的哀思情怀,又充满着拥抱大自然、踏青游玩、家人相聚的欢乐。

在中医人眼中,清明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气。我们邀请福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郑平,为大家讲讲清明的养生要点。

       重清补 宜利湿

       注意“非时不食”

       郑平主任介绍,清明时节,养生应注重人与自然的同气相求,饮食上仍需遵循“非时不食”的原则,就是适当食用应季的蔬菜水果,帮助人体自我调节,以适应气候的变化。

       清明时节冷暖空气交替,天气时而阳光灿烂,时而阴雨绵绵,人体会因为湿气入侵而感到不适,容易引发感冒和呼吸道疾病。此时可食用薏苡仁、茯苓、赤小豆、芡实等利水排湿、养血舒筋的食物,以及一些润肺的食材,如银耳、百合、梨等,以利于保持呼吸道健康。同时,要根据天气变化勤换衣,以防伤风感冒。

       养肝护阳气

       保持好心情

       春日渐深,肝气愈盛。郑平主任提醒,肝气过旺,心气易躁,易致血压升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清明时因为怀念亲人,人们情绪波动较大,更易造成血压波动。这就要求我们尽量少发脾气,保持好心态,使精神愉悦,肝气得以疏泄。

       中医学认为“春与肝相应”,清明时节应适当食用“柔肝”的食物,如荠菜、山药、菠菜、韭菜、银耳、大枣等。也可选择茉莉花、枸杞子、菊花、玫瑰花等配制花茶,舒肝解郁,清肝明目。此外,还可以增加户外活动,平衡心绪,调节压力。

       对于高血压人群,建议早晚按摩降压相关穴位5分钟至10分钟,如降压沟、内关穴、曲池穴、太冲穴、合谷穴、风池穴、涌泉穴等。

       慎食发物防过敏

       做到“夜卧早起”

       中医认为,清明正值肝阳上升时节,故不宜进食“发物”,有慢性病的人更要忌食。

       发物从中医角度讲,是指易动风生痰、发毒助火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毛笋、羊肉等,易导致哮喘、皮疹、关节炎、过敏等慢性病发生。

       此外,春天重在生发,不能总睡觉来阻碍身体气机的生发,应从起卧时间上做起,尽量做到“夜卧早起”。当然,这里说的晚睡,并不是让人熬夜,早起也非“起得比鸡早”,而是相对于冬天的早睡晚起而言,适当地晚睡早起,建议7时至9时(辰时)早起以顺应早晨生发之气。同时,辰时胃气最旺,进餐可使食物充分消化吸收。

       原文链接:清明时节 养生重在“清”
【打印】 【关闭】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东路102号 | 邮编:350001
电话: (总值班:0591-87678569 医务处:0591-87678576) | Email:fjsfzszyy@126.com
版权所有:福州市中医院 ©2025 | 闽ICP备08011358号-1 网站建设:海西天成 网站访问量: